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

康軒三上第四課〈有你陪伴〉MAPS教學省思紀錄~真情告白活動

 高雄市十全國小李笙帆老師

👀備課

〈有你陪伴〉是第二單元[處處有真情]的第一課,也是一首貼近孩子們生活的詩歌,文中流露出與朋友一起上學、學習的情感。

挑戰題的小練筆請學生寫出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做什麼事? 在暖身題就先鋪墊,讓學生思考和好朋友做什麼?  生活情境的練筆可以引起共鳴和寫作興趣












這一課的語文焦點有認識動詞的重點,我讓學生分組找這一課的動詞,分組比賽,各組組員上台寫,計時3分鐘,寫出最多動詞的贏得勝利。本來覺得這個活動不會太難,結果最厲害的小組只有找到睡、敲、尋、找、升5個動詞,後來大家再一起確認,動詞就是表示動作或想法的詞,並在課本標示出來。











這一個有祈使句和感嘆句的重點句,我安排了真情告白的活動,學生們要寫一句祈使句及感嘆句送給同學,跟對方真情告白。祈使句要說出期許(讓我們......)或勸告(請勿......),感嘆句則表達強烈的情感去讚美同學。

活動進行非常熱絡,有同學寫勸告的祈使句: [請勿趴在桌子上。][請專心上課。]有同學寫出期許的祈使句: [讓我們一起學習。] 讚美的感嘆句更加多元了,有同學寫: [你好會畫畫啊! ][你的字寫得好好看啊!] 還有3位同學跟老師真情告白的: [謝謝老師教我們學習啊!] [老師有您上課,真好!][謝謝老師每天的教導,我覺得好開心啊!].

活動結束後,提醒學生們學習就是為了用在生活上,祈使句和感嘆句都很常用,大家要試著說說看或寫在作文裡。











💓暖身題

Q1這一課的課名是〈有你陪伴〉,當看到課名中的「你」時,第一個想到的是誰呢我第一個想到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,他常常陪伴著我。

暖身題第一題是從課名預測,讓學生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,大部分的同學都寫下自己最好的朋友。

Q2每天來到學校上課,都有好朋友陪伴著你,一起學習、閱讀、聊天、玩遊戲……,你都和好朋友做什麼事情呢? 請想一想並寫在九宮格中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好朋友:(           )

 

 

 

 

暖身題第二題是引起閱讀興趣及為挑戰題鋪墊,請學生想一想會和好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情? 玩積木、打羽毛球、聊天、寫作業........。

Q3本課是一首詩歌,這個學期的第一課〈心的悄悄話〉也是詩歌,請你回想之前的學習經驗,想一想詩歌的形式有哪些?

 童詩的每一句就是一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□ 童詩的語句比較簡短

 童詩的分段是用空一行來表示       □ 童詩不用標點符號

暖身題第三題複習詩歌的形式,在第一課〈心的悄悄話〉學過詩歌,這一課剛好可以複習詩歌的特色。學生對於詩歌的分段還不太熟悉。












💜基礎題

前兩課〈妙故事點點名〉和〈繞口令村〉都是故事體,有簡單的故事結構: 起因-經過-結果,再討論文章結構時,很多學生都說是起因-經過-結果,真的是被制約了,我趕快澄清這一課不是故事體,是詩歌,而結構是分總結構,每一段說明不同的重點,最後總結。

第一次讓學生自己下最後一個意義段的標題,有一起成長迎接未來,我覺得標題下得很棒!😀

我們全班一起討論基礎題,並在課本上用螢光筆、紅筆及藍筆做筆記,最後完成心智圖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💛挑戰題

Q3這一課是是詩歌,語句十分優美,你最喜歡的句子是哪一句? 為什麼喜歡這句話呢? 它帶給你什麼感受和想法? 請寫下來。(30字以上)

第三題是情意深化的問題,希望學生們能發現詩歌之美,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,並說出感受及想法。這一題比較難,有讓學生們分組討論,大部分挑出句子優美的、能表達彼此友情的句子。不過,學生普遍缺少自己的想法,也不能細膩的去感受,有賴小組討論交流學習。

第四題小練筆,我喜歡和好朋友一起.......為開頭寫出50字以上的短文,給予鷹架(人+時+地+事),以及課文的語詞提示,學生們都可以寫出來,句子的流暢通順還需要練習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👩省思

在上這一課挑戰題時,有學生在家隔離,進行混成教學。挑戰題討論時,那孩子也在線上一起討論,是新奇的經驗呢!

心智圖的部分,學生們已經開始熟悉文章結構、層次及關鍵詞的概念,也開始試著加上一些配合文字小插圖。挑戰題的討論也越來越上手,只要一次比一次進步就很棒了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您進來[笙情語文課],可以留言與我分享您的心得或收穫喔!

作文易學堂網站推薦

高雄市十全國小李笙帆老師  [作文易學堂~推薦給臺北和高雄的老師們~] 揮灑我們的熱[寫]! 班上得到了作文易學堂-語文王者爭霸賽的熱寫獎, 我們是文章發表篇數最多的班級, 這項鼓勵讓孩子們更愛寫作、更愛發表了, 網站中還顯示了文章的點閱人數和按讚人數, 孩子們驚呼~原來我的文章...